一邊聽著泰雅博物館員的解說,一邊在心中波濤洶湧。
我現在面對的是真實存在又完整的文化脈絡,每一個我們得到的枝微末結都是故事,是不知道經過多少時間的洗禮而整理出的智慧。我站在這些被稱呼為「傳統」、「習俗」等等的實體物件面前,深刻同時感受到人們的渺小與集渺小之力所創造出的種種事物的壯觀落差,內心真的好複雜好複雜。
同時,我們也目睹了早期泰雅族民曾經出草用過的刀,當時的日本政府聽說原住民的各式習俗後,便自告奮勇前去進行「教育」,喝止了包含出草在內的日本政府認為不文明的一切「陋習」。類似這樣的事情其實國高中歷史課本都有提到,但真切感受到這個嚇阻行為的不對勁卻是最近的事。
出草只是個極端的例子,我們是否常常只用自己所認知的道理,去衡量一個本身並不全然瞭解的事情,並且給予評論或是更甚者,以外力介入並試圖改變它。就算是親身進入去體會,都沒有辦法全面瞭解的事情,我們透過媒體、透過旁人轉述,我們都以為自己懂了,那些名為憤怒、悲傷、失望的東西立刻湧上來,攙雜著情緒而生的文字再度現身,旁人看了,他所
瞭解的事情便是承載著那些情緒的面貌。
不知道該怎麼清楚地說,也不知道為什麼會從烏來講到這,但最近幾天真的是覺得眼前一陣模糊,腦子渾沌不堪,心裡都被那個延燒的議題給佔據了。實在沒有辦法辨明這個事件的真正模樣!上個段落的文字是我相信的價值,每每有議題發生,我都希望能夠盡力看清之後才判斷應該做什麼行動,我不知道這跟我心中的懦弱面是否有一絲的關連。再跟許多朋友談過之後,也漸漸摸清行動的意義與必要性在哪裡:我們的行動,能夠增加政府與外界討論這些具備十足爭議性議題的機會。這就是希望,是能讓我們的國家邁向更好的地方的希望。同時,也有人告訴我,本來到場聲援的人都是懷抱著各自的立場前往的,沒有必要因為心中的想法有些許的不同而放棄這個告訴國家我們想法的機會……等等。另外一方面,有時候我也擔憂會不會很多事情等到我辯明的時候,就已經腐敗不堪再也無法挽回,或是也會戲謔的想著,當初國父決定採用全面的革命一定也是當時的社會價值無法認同的,梁啓超他們便大力反對,但如果當時就只有戊戌變法在對抗體制的話,清朝現在也許還存在?我們反觀歷史的時候,好像一切都是那麼理所當然,不懂歷史人物為何會有這樣的選擇,但其實我們自己在面對眼下的狀況時,似乎也是十足的不知所措。
尤其上了大學後,許多的狀況、議題都是如此模糊不清,跟過去不同,好像不能再憑著感覺、憑著第一個想法去做判斷,必須完全拋下所有的直覺,傾聽腦子裡最冷靜的那個聲音,慢慢地想清楚現在的自己應該要做什麼、能夠做什麼,這件事情真的好困難!但是真的好希望自己能夠慢慢摸透那個要領,不管面對的是議題、還是自己周遭的小狀況,如果透過摸索都能夠漸漸把團團迷霧撥開,也許就比較能夠看清我該怎麼走出它,怎麼幫助自己、幫助別人、或是更大的東西。
By 說話真的好冗但很努力想釐清自己困惑的劉宇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