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30日 星期六

寫在烏來之前

由於是半途加入計畫的緣故,這個星期六上山學編織將是我第一次去烏來,進到烏來是有責任地,學習編織、進行田野、完成五感地圖,但在這些「任務」之前,卻令人想起今年暑假參加蹲點計畫到台南後壁鄉菁寮社區半個月的生活。

社區裡大多是上了年紀的阿公阿嬤,或是幼小的孩子,大體來說,農村的生活很平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透早三四點農人就起來耕作,即使雨天也不例外。他們把人生大半輩子的時間都用來謀生上,企求的只不過是下一代比自己得到更好的照顧,早年為了兒子,兒子長大了輪孫子,一輩子為著孩子節儉、拼命,盼求的是大地顧命著家裡,給予他們能生活的報酬。


這樣的日子可以說是平凡、不甚輝煌,對我來說他們的執著甚至說是宿命吧,卻帶著神性的光輝。




當他們一手扛起沉重的鋤頭,赤腳走進泥土裡,慢慢地彎下腰一把一把的將秧苗梳理整齊,把生活的寄望全都押注在這一畦一畦的收穫上。可惜生命中有太多的變數,我們無法預期永遠的風調雨順,如同一場雨,整株稻苗淹沒在及膝的水裡,看到阿公阿嬤們擔憂且無奈的神情,我們又能如何是好?

    這十五天裡,當我在街中小店與阿公阿嬤閒聊,在田中的道路上與農夫伯伯們談話,才深深的體會到,知識理論有時也是虛妄的,它們往往比不過真實經驗的生活。十五天裡,與農村無關的書本遠了,該認真閱讀的是他們褐黑的臉孔,這些容貌訴盡的是生活中的悲苦與承擔,這才是旅程的意義,臺灣最動人的故事所在。


不論是菁寮社區或是何培鈞大哥的竹山經驗,甚或是即將要去的烏來,相同的是都在這片土地上,在長輩凋零及傳承斷層的年代裡,「回家」才是我們最需要的方向。我覺得這片土地的故事比任何童話小說都要動人,每個人、情、物、意,都是一則動人的故事,期望自己在聽故事時,也能當個稱職的說書人,讓這些故事吸引更多年輕人回鄉追逐夢想、實踐天賦。


                                   圖、文/鄭乃蓉(作者為寫完這篇就要去烏來學編織的好學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